(中國木業網)隨著高定的不斷發展升級,當定制家居行業集體開始研討高定發展趨勢,并大舉開始轉型升級高定時,高定從2020年開始就不經意中“火”了,并涌出了一批高定品牌:威法、博洛尼、圖森、木里木外、藍谷、M77、絲享絲宅、LV、OOD、大木等不一而足。 毋庸置疑,2021年高定會迎來全新的發展階段,行業入局者會劇增。而高定的火爆也必然會帶動高端供應鏈的跟進。 經過多方探尋了解,細心的供應商上下游廠家會發現,在高定領域,國內供應鏈品牌幾乎集體出局。 如何理解高定? 高定的理解沒有標準定義。 但每個從業人士都有自己的判斷和認知,高定簡單理解可以定義為“高端定制、高級定制”,他首先表現的是更加高端、高級。 支撐高定背后的,更重要的應該是“三高”:高級設計、高端產品和展示、高質服務。 當前,消費者在分層,經銷商、賣場、終端設計師都在分層,這種分層正是定制家居市場深度進化的表現。誰能做好高定?藍谷輕奢定制董事長施振生一語中的,他認為做好高定市場的廠商一定要具備幾種能力: 1、產品及其表現能力; 2、滿足高定用戶的設計服務能力; 3、最根本的競爭力,是交付保障。 高定最基本的表現應該還是產品和展示更加高端,這是最簡單直接的區分。 高定產品都是用的哪些材料? 那么高定又會用到哪些材料?高定品牌的供應鏈都是哪些品牌構成的?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。 威法: 奧地利克諾斯邦板材、德國SIEMENS家電配套、奧地利百隆五金件、德國凱斯寶瑪收納、美國杜邦人造石臺面…… 圖森: 混油產品為主、展廳和產品設計大師戴昆執筆、百隆五金、薩麗奇五金等 A8空間: 德國海蒂詩、意大利SFS、澳洲Fantom、日本LAMP、奧地利百隆…… 藍谷: 奧地利克諾斯邦板材、德國海蒂詩、意大利SALICE(薩利奇)、德國漢高膠水 博洛尼: 馬來西亞顆粒板、美國伯頓膠黏劑、奧地利百隆、德國凱斯寶瑪收納 雖然每個品牌用的供應商會有出入,但基本是青一色的進口材料,國內供應鏈品牌幾乎不見蹤影,哪怕本就是定位在高端的悍高、歐派克、紅棉花等也是如此。盡管如此,這種現實似乎并不妨礙供應鏈品牌推出高定系列產品,譬如在拉手領域,嘉斯達就稱自身對高定產品做過深入的研究;天湘板材也試圖轉型高定領域,而其他品牌不乏推出高定系列產品的。去年國內火爆一時的巖板,更是被認為是為高定量身定制的材料. 為何高定品牌難覓國內高端材料? 難道是國內生產不出高定品牌所需要的材料嗎?顯然不是,國產五金、板材、封邊等材料,高品質的材料與國際品牌差距并不大,究其之所以不選擇國產材料供應商,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: 1、滿口論品質,標準在品牌。不可否認的是,國內供應鏈體系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品質足以跟國際品牌抗衡的企業,但高品質不等于高定。這也是為什么高定品牌雖然落腳點是“高品質”,但在選擇供應鏈時仍以進口品牌為主,這是因為“進口”兩個字要遠比“高品質”值錢。 所以國內供應鏈企業要真正在高定領域站穩腳跟,品質是基礎,品牌才是根本。產品解決的是品質的問題,品牌解決的是價值的問題,至少這是在營銷里的合理邏輯,而品牌打造不僅是一個定位、一套VI,是要更深層次的文化賦予——這恰巧是國內品牌打造的弱項。 2、看得見消費者,看不清消費者需求。從目前來看,所有涉足高定的企業,談及高定基本是在談高品質、好設計、好服務,并且認為這就是消費者的需求。但其間存在“陷阱”。我們對高定的理解其實并不是基于對消費者的洞察,而是基于跟大眾定制的對比:產品比它們好、設計比它們強、服務比它們周到,這就催生了高定的兩大風潮——扎堆進口材料、聘請設計大師站位。 那么消費者對于高定的需求,只是想要一屋子更高品質的柜子嗎?消費者購買一輛勞斯萊斯,只是想要購買一輛更高品質的汽車嗎? 顯然不是。消費者的需求有兩個方面,一個是產品層面的,一個是心理層面的。而對于高定品牌而言,滿足消費者的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品質功能的問題,而是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社交、尊重和自我實現。如果僅從品質層面出發,那么你的“高定”很可能只是更高品質的“大眾定制”。 供應鏈企業如此,高定企業缺的并非是高品質的產品。在高品質的基礎上,他們更要從品牌、文化兩大方面進行篩選。 3、高定不是大眾定制的升級。正如上文所說,如果僅從品質層面出發,那么你的“高定”很可能只是更高品質的“大眾定制”。宜家的產品再升級,它所滿足的也不過是偏愛高性價比的消費群體,而不會成為高凈值人群的需求。 高定與大眾定制的區別,不是品質的區別,而是消費群體的區別。實際上我們通常會誤解這一點,市場細分不是基于產品,而是基于消費群體。高定正是大眾定制的細分市場,不是大眾定制升級。 當下高定正在群本走進一個迷局:基于產品定義高定,又試圖以高定滿足越廣泛越好的消費群體。這種迷茫的定位,必然會誤導高定行業的發展。這是需要我們警惕的。供應鏈企業要進軍高定領域,也要切實思考這些問題,避免進入“偽高定”的范疇。 |